中影人教育舞蹈中心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原则是什么?

  如今说论,当代中国古典舞是以在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为主要基础,同时贯彻多元素吸收的原则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XXX教授在她的《在民族的沃土中生根》一文说:“有人把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特点,归结为重旋律、重情感的线的艺术,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戏曲舞蹈讲究形体的曲线美——舞姿的拧倾、弯曲、交叉、旋钮是它的显著特点,是这种‘线的艺术’的重要体现。

古典舞

  戏曲舞蹈提供了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式独特的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这包括‘以腰为轴’的运动力源论,‘从方面做起’的运动起势论以及曲圆、含腆、缩展、缓急、刚柔、松紧、虚实、开含等的运动辩证法。”论文还认为“(武术)粗犷、刚健、洒脱、舒展的精神气质更接近现代人,其中太极拳内外结合的用气发和粘、绵、连、随的韵律技法的特点及长拳中矫健的步法,宛如游龙的身法连接及闪、转、腾、挪的技巧特点正巧弥补戏曲舞蹈的不足。”传统戏曲与武术中和谐的流动美、刚柔动静的统一以及芭蕾的韧性和修长,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古典舞的建设和发展,这种统一于形与神、身与心的艺术,使当代中国古典舞,成为世界舞坛上散发独特馨香的一朵花。

  欣赏当代中国古典舞,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征:

  “圆形的艺术”一一无论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楚时的前后“三道弯”,还是中国古典舞神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圆”。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舞蹈艺术大师们将这“圆形”的动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

  “形神兼备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行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中国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个工作时一定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包含一种潜在、深刻自觉的意识或意志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顺风旗”,也是借助“呼吸”来完成,从而表达出应有的神韵。如著名的舞蹈家陈爱莲在谈表演动作的感觉说:“只要手一动,眼睛一定要跟上,眼睛跟上,身上必定跟上,然后你那个‘法儿’就来了。”如果做动作只动形不动神的话,就如同戏曲界老先生们所说的:“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无韵则神死,少律则风格无。所以“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的“形神兼备”成为衡量中国古典舞演员风格优劣的主要标尺。

  “刚柔相济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跌宕、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这种魅力在古典舞表演中主要体现在“劲头”上。所谓“劲头”,就是唐满城教授所指出的:“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头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