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舞蹈中心

各族民族民间舞常识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那么就有些小伙伴问了各族民族舞都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傣族
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自由、性情敦厚、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部分居住在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耿马傣族景颇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一带。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优美、灵活、朴实、矫健,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傣族地区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就整个傣族地区来说,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有嘎光、象脚鼓舞、孔雀舞等几种形式。
二、东北秧歌
民间舞蹈,秧歌形式之一。广义讲,泛指流传于东北地区的秧歌类民间舞蹈;狭义讲,专指流传于辽宁鞍山、营口、辽阳一带的辽南高跷秧歌。
东北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表现特征为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踩在板上,扭在腰上。
三、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一带,苗族历史悠久,族源可追溯到上古的“三苗”和殷商时代的“髦人”,及秦汉时期的“五溪蛮”和“武陵蛮”。公元3——9世纪陆续西迁至川、滇、鄂、黔等地。
苗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芦笙舞和各类鼓舞。

四、朝鲜族
朝鲜族居住在我国东北部,人口约170多万,是一个擅长歌舞的民族。千百年来朝鲜族舞蹈文化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民间舞蹈也十分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朝鲜族的歌舞艺术在我国人民群众中一直受到高度的评价。
如“鹤”般的松弛自如、潇洒飘逸,体态和舞步收放有度、流动畅达,具有丰富的节奏特点,运用呼吸的长短、轻重、缓急等变化,使韵律与细腻的内在情感融为一体。朝鲜族民间舞蹈有:农乐舞、杖鼓舞(“长鼓舞”)、扇子舞、剑舞(“刀舞”)。
五、蒙古族
蒙古族是集中生活于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喜欢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喜欢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在他们所创造的舞蹈形象中,也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他们的动态、神情、灵性和心声。
蒙古族的舞蹈中经常使用酒盅、碗、筷子起舞,上肢动律开阔,脚下动律轻捷稳健,体态昂扬高贵,常模仿马、鹰、雁、狼等动物的舞姿动作。蒙古族典型的民间舞蹈有: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

六、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是流传于云南各地的民间歌舞之一。明清时由江南传入,与本地艺术相结合,具有浓郁的云南地方艺术特色。现有多种表现形式:花灯说唱、花灯歌舞、花灯小戏、花灯大戏、灯夹戏等。
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动律特点是“崴”,民间把表演花灯称为“崴花灯”,没有“崴”就没有花灯特色。以崴步贯穿始终,手部多持折扇,有许多扇花动作,用京胡、二胡、月琴、唢呐和打击乐伴奏。